一座黑桥几多沧桑
文/金力
黑桥,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。童年时为了看火车总要爬上高高的黑桥,捂起耳朵听着轰鸣的汽笛,感受飞转的铁轮带来的震动。
如今这座黑桥成了古老镇江的历史见证,但依然老而弥坚,发挥着连接老街老巷的作用。桥的东侧与宝盖路相连,西侧与山巷底路相通,南侧是通往风车山路的必经道口。
为了拾起童年的记忆,我多次来到黑桥寻觅。桥上行人、电动车来来往往显得有些繁忙,不过桥两边栏杆上晒着的几床被子,又平添了几分闲适的生活气息。桥的南端一块蓝底白字公示牌上写着:桥名,黑桥;结构类型,简支梁桥;建造时间,解放前。为何称作黑桥?建造时间究竟何年?我有些不解。
在我走上黑桥时总能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二胡声,寻着琴声我来到老巷里,原来是两位大爷深情地演奏着,见到我他们微笑着邀我坐下,于是我正好将心中的疑问说出,他们都是附近的老住户,对黑桥的历史一清二楚。
原来,这座不起眼的桥梁已有100多年历史,是1908年穿过镇江老城的沪宁铁路通车时建成的,当初没有桥名,但桥梁很快被来来往往的火车煤烟熏黑了,就得名“黑桥”。
黑桥虽然跨度不大,但却是当年的国家大动脉——沪宁铁路的配套工程。在桥的西边不远处是中国最早的铁路隧道之一,也是当时沪宁铁路唯一的铁路隧道——宝盖山隧道。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,隧道与相邻的黑桥共同经历了坎坷沧桑。抗日战争时期,1937年12月8日镇江沦陷前夕,它曾遭日机疯狂轰炸,黑桥下的铁路一度中断,日军侵占后方才修复通车。
1949年8月,这里还曾发生过更惨烈的一幕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炮兵十一团,由上海调防南京,行进在沪宁铁路线上的解放军军列遭国民党军飞机空袭,宝盖山铁路隧道东口被炸中,29名战士壮烈牺牲在黑桥下,后来均被追认为烈士。
不过黑桥的建成亚洲杯的是给周边市民带来便利和快乐。因为桥梁曾经是通往风车山崇实女子中学必经之路,又与繁华的山巷、宝盖路相通,因而桥的两边成了商家、小贩云集的地方。
曾经住在登云山18年之久的美国作家赛珍珠,就见证了这一切。在她1933年的自传中写着:
“站在山头可以俯瞰北面大江和整个市容,那灰瓦衔接的屋顶,就像鱼背一样,一个紧挨着一个,覆盖着整个城市。南面是海拔不高的群山,还有那花园似的迷人的山谷和竹林。”这位美国姑娘最喜欢的事情,就是到山下的黑桥逛逛,尤其是桥边有个烧饼摊子,那里的芝麻烧饼特别香酥。童年的味道成了赛珍珠永远的惦记,1973年,病榻上的赛珍珠还在用微弱的声音喃喃低语:黑桥烧饼,多想再吃一块啊!
百年沧桑,黑桥犹在。2004年穿过黑桥的铁路开始拆除,与它邻近的宝盖山隧道也封闭不再发挥作用。如今黑桥下的居民再也不会受到刺耳的汽笛、滚滚的黑烟惊扰。一条宽阔的青砖路取代了百年的铁轨,居民房前屋后长着绿树鲜花,到处是清爽宜人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责任编辑:阿君